【转载】Golang处理大数据时使用高效的Pipeline(流水线)执行模型 - Go语言中文社区

【转载】Golang处理大数据时使用高效的Pipeline(流水线)执行模型


并发是件技术活

Golang被证明非常适合并发编程,goroutine比异步编程更易读、优雅、高效。本文提出一个适合由Golang实现的Pipeline执行模型,适合批量处理大量数据(ETL)的情景。

想象这样的应用情景:

  1. 从数据库A(Cassandra)加载用户评论(量巨大,例如10亿条);
  2. 根据每条评论的用户ID、从数据库B(MySQL)关联用户资料;
  3. 调用NLP服务(自然语言处理),处理每条评论;
  4. 将处理结果写入数据库C(ElasticSearch)。

由于应用中遇到的各种问题,归纳出这些需求:
需求一:应分批处理数据,例如规定每批100条。出现问题时(例如任意一个数据库故障)则中断,下次程序启动时使用checkpoint从中断处恢复。
需求二:每个流程设置合理的并发数、让数据库和NLP服务有合理的负载(不影响其它业务的基础上,尽可能占用更多资源以提高ETL性能)。例如,步骤(1)-(4)分别设置并发数1、4、8、2。

这就是一个典型的Pipeline(流水线)执行模型。把每一批数据(例如100条)看作流水线上的产品,4个步骤对应流水线上4个处理工序,每个工序处理完毕后就把半成品交给下一个工序。每个工序可以同时处理的产品数各不相同。

你可能首先想到启用1+4+8+2个goroutine,使用channel来传递数据。我也曾经这么干,结论就是这么干会让程序员疯掉:流程并发控制代码非常复杂,特别是你得处理异常、执行时间超出预期、可控中断等问题,你不得不加入一堆channel,直到你自己都不记得有什么用。

可重用的Pipeline模块

为了更高效完成ETL工作,我将Pipeline抽象成模块。我先把代码粘贴出来,再解析含义。模块可以直接使用,主要使用的接口是:NewPipeline、Async、Wait。

package main

import "sync"

func HasClosed(c <-chan struct{}) bool {
    select {
    case <-c: return true
    default: return false
    }
}

type SyncFlag interface{
    Wait()
    Chan() <-chan struct{}
    Done() bool
}

func NewSyncFlag() (done func(), flag SyncFlag) {
    f := &syncFlag{
        c : make(chan struct{}),
    }
    return f.done, f
}

type syncFlag struct {
    once sync.Once
    c chan struct{}
}

func (f *syncFlag) done() {
    f.once.Do(func(){
        close(f.c)
    })
}

func (f *syncFlag) Wait() {
    <-f.c
}

func (f *syncFlag) Chan() <-chan struct{} {
    return f.c
}

func (f *syncFlag) Done() bool {
    return HasClosed(f.c)
}

type pipelineThread struct {
    sigs []chan struct{}
    chanExit chan struct{}
    interrupt SyncFlag
    setInterrupt func()
    err error
}

func newPipelineThread(l int) *pipelineThread {
    p := &pipelineThread{
        sigs : make([]chan struct{}, l),
        chanExit : make(chan struct{}),
    }
    p.setInterrupt, p.interrupt = NewSyncFlag()

    for i := range p.sigs {
        p.sigs[i] = make(chan struct{})
    }
    return p
}

type Pipeline struct {
    mtx sync.Mutex
    workerChans []chan struct{}
    prevThd *pipelineThread
}

//创建流水线,参数个数是每个任务的子过程数,每个参数对应子过程的并发度。
func NewPipeline(workers ...int) *Pipeline {
    if len(workers) < 1 { panic("NewPipeline need aleast one argument") }

    workersChan := make([]chan struct{}, len(workers))
    for i := range workersChan {
        workersChan[i] = make(chan struct{}, workers[i])
    }

    prevThd := newPipelineThread(len(workers))
    for _,sig := range prevThd.sigs {
        close(sig)
    }
    close(prevThd.chanExit)

    return &Pipeline{
        workerChans : workersChan,
        prevThd : prevThd,
    }
}

//往流水线推入一个任务。如果第一个步骤的并发数达到设定上限,这个函数会堵塞等待。
//如果流水线中有其它任务失败(返回非nil),任务不被执行,函数返回false。
func (p *Pipeline) Async(works ...func()error) bool {
    if len(works) != len(p.workerChans) {
        panic("Async: arguments number not matched to NewPipeline(...)")
    }

    p.mtx.Lock()
    if p.prevThd.interrupt.Done() {
        p.mtx.Unlock()
        return false
    }
    prevThd := p.prevThd
    thisThd := newPipelineThread(len(p.workerChans))
    p.prevThd = thisThd
    p.mtx.Unlock()

    lock := func(idx int) bool {
        select {
        case <-prevThd.interrupt.Chan(): return false
        case <-prevThd.sigs[idx]: //wait for signal
        }
        select {
        case <-prevThd.interrupt.Chan(): return false
        case p.workerChans[idx]<-struct{}{}: //get lock
        }
        return true
    }
    if !lock(0) {
        thisThd.setInterrupt()
        <-prevThd.chanExit
        thisThd.err = prevThd.err
        close(thisThd.chanExit)
        return false
    }
    go func() { //watch interrupt of previous thread
        select {
        case <-prevThd.interrupt.Chan():
            thisThd.setInterrupt()
        case <-thisThd.chanExit:
        }
    }()
    go func() {
        var err error
        for i,work := range works {
            close(thisThd.sigs[i]) //signal next thread
            if work != nil {
                err = work()
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if err != nil || (i+1 < len(works) && !lock(i+1)) {
                thisThd.setInterrupt()
                break
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<-p.workerChans[i] //release lock
        }

        <-prevThd.chanExit
        if prevThd.interrupt.Done() {
            thisThd.setInterrupt()
        }
        if prevThd.err != nil {
            thisThd.err = prevThd.err
        } else {
            thisThd.err = err
        }
        close(thisThd.chanExit)
    }()
    return true
}

//等待流水线中所有任务执行完毕或失败,返回第一个错误,如果无错误则返回nil。
func (p *Pipeline) Wait() error {
    p.mtx.Lock()
    lastThd := p.prevThd
    p.mtx.Unlock()
    <-lastThd.chanExit
    return lastThd.err
}

使用这个Pipeline组件,我们的ETL程序将会简单、高效、可靠,让程序员从繁琐的并发流程控制中解放出来:

package main

import "log"

func main() {
    //恢复上次执行的checkpoint,如果是第一次执行就获取一个初始值。
    checkpoint := loadCheckpoint()

    //工序(1)在pipeline外执行,最后一个工序是保存checkpoint
    pipeline := NewPipeline(4, 8, 2, 1) 
    for {
        //(1)
        //加载100条数据,并修改变量checkpoint
        //data是数组,每个元素是一条评论,之后的联表、NLP都直接修改data里的每条记录。
        data, err := extractReviewsFromA(&checkpoint, 100) 
        if err != nil {
            log.Print(err)
            break
        }

        //这里有个Golang著名的坑。
        //“checkpoint”是循环体外的变量,它在内存中只有一个实例并在循环中不断被修改,所以不能在异步中使用它。
        //这里创建一个副本curCheckpoint,储存本次循环的checkpoint。
        curCheckpoint := checkpoint

        ok := pipeline.Async(func() error {
            //(2)
            return joinUserFromB(data)
        }, func() error {
            //(3)
            return nlp(data)
        }, func() error {
            //(4)
            return loadDataToC(data)
        }, func() error {
            //(5)保存checkpoint
            log.Print("done:", curCheckpoint)
            return saveCheckpoint(curCheckpoint)
        })
        if !ok { break }

        if len(data) < 100 { break } //处理完毕
    }
    err := pipeline.Wait()
    if err != nil { log.Print(err) }
}

示意图:

image.png

每个方格表示一批数据,黄色表示正在执行所属工序,白色表示已经完成工序但堵塞等待中。

Pipeline的工作方式:

  1. Pipeline分别控制每一个工序的并发数。

    • 如图:(4)的并发数已满,<14>(3)已经完成并堵塞等待(继续占有(3)的并发数),直到<12>(4)完成。
  2. 如果第一个工序的并发数已满,Async会堵塞,直到有线程第一个工序完成。

    • 如图:循环体内的<25>正在等待<21>(2)进入下一个工序。
  3. 每个线程的每个工序的调度,不早于上一个线程同一个工序的调度。

    • 如图:<22>(2)早于<21>(2)完成,<22>须堵塞等待,直到<21>(2)完成。
  4. 如果某个线程的某个工序处理失败(例如数据库故障),那之后的线程都会中止执行,下一次调用Async返回false,pipeline.Wait()返回第一个错误,整个流水线作业可控中断。

    • 例如:<12>(4)失败,那<13>、<14>……无论正在执行到哪一个工序,都不会进入下一个工序而中断。<11>不会受到影响,会一直执行完毕。Wait()等待全部完成或中止,返回<12>(4)的错误。
  5. 无法避免中断过程中有checkpoint后的数据写入。下次重启程序将重新写入、覆盖这些数据。

    • 例如:<12>(4)失败、<13>(4)执行成功(已写入数据),那<12>(5)和<13>(5)都不会被执行,checkpoint的最新状态是<11>写入的,下次重启程序将从<12>开始,<13>的数据会再次写入,所以写入应该按照记录ID作覆盖写入。

Pipeline解决了这些问题:

  1. 控制每个工序的并发数;
  2. 控制整体并发数,不会因为in fly数据太多无限占用内存。
  3. 任何工序出现故障(数据库操作失败),整个流水线可控中断,不会漏处理任何一批记录,也不会导致太多的重新执行。你也可以随时Ctrl+C、微调代码、重启程序,所有事情都会继续有序执行。
  4. 任何工序发生堵塞(例如数据库缓慢),整个流水线都会慢下来等待,不会强行加塞。
  5. 你可以随意修改每个工序的并发数,直到找到最佳值。

用channel在上下游间传递数据是件笨拙的事

如果你刚开始学习Golang,你一定觉得channel这东西好棒。但当你理所当然地用一堆channel来串联一条流水线,就是把自己逼疯的开始。实际上Golang有更棒的东西,我不知道那叫什么,反正你可以在func开启一个goroutine的时候,里面调用外面的变量。

package main

import (
    "fmt"
    "time"
    "sync"
)

func main() {
    var wg sync.WaitGroup
    for i := 0 ; i < 10 ; i++ {
        my_var := i * 10
        wg.Add(1)
        go func() {
            defer wg.Done()
            time.Sleep(time.Second)
            fmt.Println(my_var)
        }()
    }
    wg.Wait()
}

程序会在启动1秒后不按顺序输出0、10、20、…… 90。Runtime创建了10个my_var,每个goroutine各有一个,所以每个goroutine输出不一样的值。

看起来很简单的东西,实际上是Golang的独有特性,涉及到Go runtime的机制,其他语言不得不定义一个对象来解决类似的问题。当我从C++转Go开发时就惊讶:还有这种操作?

上面的Pipeline模块利用了这个特性,它根本不需要任何channel来传递数据,使用者在一个在循环体内定义一个变量来储存一整批的数据,在异步的goroutine中读取、修改这些数据。在goroutine间用channel传递数据的思路转变为:每一批数据由一个goroutine处理,多个gouroutine竞争各个工序的并发数。

来源:https://segmentfault.com/a/1190000014788594

版权声明:本文来源简书,感谢博主原创文章,遵循 CC 4.0 by-sa 版权协议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。
原文链接:https://www.jianshu.com/p/04c714ebd59b
站方申明:本站部分内容来自社区用户分享,若涉及侵权,请联系站方删除。
  • 发表于 2020-01-09 22:17:54
  • 阅读 ( 1106 )
  • 分类:Go

0 条评论

请先 登录 后评论

官方社群

GO教程

猜你喜欢